麦参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
舌尖灰黑,中渐红至根,是胃有食滞、胸膈热盛之候。宜缓下调胃。若里结已成,当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外科专著。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约撰于五世纪,因托名“黄父鬼”所遗而得名。原书共10卷。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其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5卷本,流传较广。其卷1论痈疽病因,各种痈疽的鉴别;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即蚕蜕,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参见瘰疬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精医,治病不问贫富。
见幼幼近编条。
书名。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2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