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审视瑶函》。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即传道廓。详该条。
见《伤科汇纂》。即脑杓。详该条。
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古今医鉴》卷三方。鸡子(用清)一个,白蜜一大匙,芒硝三钱。以凉水调和饮服。治伤寒时气,热极狂乱;并治发热不退。
【介绍】:北宋医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通方伎之学。曾选取《太平圣惠方》中便于应用的方剂6000余首,编成《圣惠选方》60卷,已佚。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绛囊撮要》方。大蝦蟆一个,砂仁不拘量。将砂仁研末,装入蝦蟆腹内,令满,缝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红,候冷,将蝦蟆、砂仁研末,作三次服,陈皮煎汤送下。功能行气消积。治气臌;并治小儿疳疾,面黄肌瘦,肚腹
证名。见《银海精微》。亦作蝇影飞越。眼外观正常,自视眼前有黑影如蚊蝇飞舞缭乱。云雾移睛证,能近怯远症等病可出现此证。
见《医宗金鉴》。即木鳖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