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鸭怪

鸭怪

病名。见《中医外科学》(上海中医学院编)。由禽类血吸虫尾蚴侵入肌肤而成。多见于养鸭地区的农民,有接触秧田水的病史。以小腿伸侧常见,而陷于泥中的脚部则不发病。其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丘疹或丘疱疹,疱底绕以红晕,散在分布,剧痒,严重者从膝部到踝部红肿明显。以外治为主,用三黄洗剂射干溶液外搽,或用枯矾粉、青黛散外扑。上下工前用防护用具或涂保护性药膏以资预防。即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属于稻田皮炎的一种)。

猜你喜欢

  • 荔枝干舌

    舌敛束缩短,舌面如荔枝干壳。为津液干涸至极,属危重之候(见清·杨云峰《临症验舌法》)。

  • 拉罐法

    即走罐法。详该条。

  • 伤寒集注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

  • 葫芦瓜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壶卢,详该条。

  • 双胎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 毛矮子

    【介绍】:见张朝魁条。

  • 石丁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患处皮肉相连,色乌黑如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微疼。治见疔疮条。

  • 毛漆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 凶风

    八风之一。指从东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 实痞

    证名。指有邪有滞的痞症。多由湿浊内阻,寒滞脾胃,痰食内结,或肝气郁遏或外邪内恋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症见胃脘痞塞满闷,伴有呕逆,大便秘结,甚则疼痛不能饮食。治宜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