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翔脉
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介绍】:见刘奎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外科大成》卷二:“生穷骨穴,即阴器之底也,色赤焮肿……。”证治同悬痈。见该条。
舌苔突然消失,如剥脱样的舌象。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辨舌指南》: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即水毒病。详该条。
治法之一。即从治,或称反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从取而得者。”参从治、反治条。
①面目浮肿,色呈明亮状态。《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色鲜明者有留饮。”②与晦暗相对而言。色泽鲜明为有胃气。属正色。
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草血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