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肝主身之筋膜,肝热气盛,则肝阴亏损,精气不能淫溢于筋,以致筋挛拘急,发为筋痿。《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治宜清肝热、养肝血。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夏枯草,详该条。
女子阴道前庭与会阴之间的部分。《身经通考·身经问答》:“下极之前,男为阴廷,女为窈漏。”
病名。出《灵枢·本藏》。①指胸膺部闷窒疼痛的一种病证。《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
同脾气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