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祁宰条。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一。指经期。
①胎的别称。②指母体中培育胎儿生长发育的元气。如胎元不足,可致早产、小产等症。③指胎盘。《证治准绳·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焙干为末,加麝香小许,治痘疮气血俱虚不起发。”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滑叶跌打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模樝之药材名,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恣酒嗜燥,痰火升扰,阴虚火炎等所致。“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缭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审视瑶函》)。某些内障眼疾,可出现此候。
证名。指食入易消,自觉易饥的症状。多由中焦热盛所致。《灵枢·经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常为中消主症之。参该条。本症多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详胎条。
即八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