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毒痢

风毒痢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为风毒内袭于肠而致的急性痢疾。其症下痢,形如青草汁,或痢下物如鸡肝片。治宜疏风解毒。用白头翁汤加减。

猜你喜欢

  • 坚者削之

    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腹内坚硬有形一类病证(癥瘕、痃癖等),可用攻削的方药治疗。如鳖甲煎丸之类。

  • 鼻准

    ①体表部位。又名准头、鼻尖、面王。为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今解剖学名鼻尖。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②经穴别名。出《奇效良方》。即素髎。见该条。

  • 胎前水肿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18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本书首叙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总论后列述内、外、妇

  • 蒟(jǔ 矩)叶

    见《本经逢原》。为蒟酱叶之简称,详该条。

  • 离睛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或有如豆者,名曰损翳,或曰离睛,又曰蟹睛。”详蟹睛条。

  • 唇口

    即唇。详该条。

  • 气关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指纹伸延至食指第二节为气关,表示病邪较重。②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中段指节的腹面。用揉法可行气通窍。参见指三关条。

  • 散结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七方。荆芥、羌活、牛蒡子、升麻、川芎、牡丹皮、紫花地丁、赤芍药、木通、紫草、青皮、山楂。加芦笋十株,水煎服。治小儿出痘,稠蜜在肾囊者。

  • 麦门冬理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方。麦门冬、芦根、竹茹、陈仓米各一升,生姜四两,白术五两,甘草、茯苓各二两,陈皮、人参、玉竹各三两,蓴心五合。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上焦热,腹满不欲食,或食则先吐后泻,肘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