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吐血

阴虚吐血

病证名。见《医学心悟》。指肾阴亏虚,肝火炽盛所引起的吐血。治宜壮水制火而滋其化源。《血证论》卷二:“色欲过度,阴虚火旺,其证夜则发热盗汗梦交,耳鸣不寐六脉细数芤革。宜地黄汤加蒲黄藕节阿胶五味治之。”此外,如凉血地黄汤清火滋阴汤(《寿世保元·吐血》)、四生丸十灰散等方亦可选用。本证可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参见吐血、内伤吐血条。

猜你喜欢

  • 鹰爪建力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上体端直,两手置于腰际,开拳并指微屈,掌心朝上,单臂前伸,随即翻掌收回,两臂交替。

  • 三焦主决渎

    三焦的主要功能之一。决渎,指疏通水道。《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通调水道、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全赖其气化作用,并与肾、脾、肺、膀胱等器官协同完成。三焦的气化,又靠命门原

  • 凉八味丸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 错经吐衄血崩

    病证名。见何梦瑶《妇科精要》。指血为热迫,导致经血上壅为吐衄,下为血崩之症。如去血过多,则热随血去,以补为主;若去血少而热尚未减者,仍当清之。甚者三黄四物汤,轻者宜犀角地黄汤加减。

  • 李石浮

    【介绍】:见李维麟条。

  • 深师朱雀汤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为末,用大枣十二枚(擘),先煎枣,取二升,内上药三方寸匕,更煎取一升一合,分二次服,以吐下为知,不知重服。治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

  • 顼颅

    头骨的别名。详该条。

  • 淡饮

    痰饮的古称。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证第一》。详痰饮条。

  • 直接灸

    艾炷灸之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详各该条。

  • 朱峻明

    【介绍】:见朱光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