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漏

猜你喜欢

  • 摊地莓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 睑皮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眼睑。详该条。

  • 胁下痞鞭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胁肋部满闷按之坚硬的症状。胁肋为少阳经脉分布之区,病邪与水饮痰瘀凝聚于少阳之募,故见鞭满。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本症常兼见寒热,胸胁满闷,呕吐等

  • 齿蠹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 百劳

    ①经外奇穴名。《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针灸集成》曰:“百劳,在大椎向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

  • 盐哮

    证名。属虚哮范畴。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多因偏嗜咸酸,久延体虚而致。详虚哮条。盐哮亦有偏实者,《医碥》卷二:“食味酸咸太过,幼时多食盐醋,往往成此疾,俗谓之盐哮。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

  • 七星丹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 中溪

    古病名。见《时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 纪齐卿

    【介绍】:见纪天锡条。

  • 飞刀剑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