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麟宝训
见保赤汇编条。
见保赤汇编条。
见《温热经纬》卷五。即甘露消毒丹,见该条。
①真气与邪气。《灵枢·胀论》:“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②两种邪气。《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生卒】:约761~827【介绍】:唐代官吏、医家。字晦叔。磁州昭义(今河南安阳)人。撰有《海上集验方》10卷。785年中进土,827年(太和初)为谏议大夫,颇得众望。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蒺藜苗,详该条。
①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芋儿七之别名。②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蒲公英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妄言,走呼,腹满,面赤,名阳明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见六经厥、厥证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