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指纹弯向大指旁,主痰热(见《医宗金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经穴名。代号DU2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鼻准,准头。属督脉。位于鼻尖正中。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主治昏迷,鼻塞,鼻衄,鼻渊,酒皶鼻,鼻息肉,小儿惊风;以及休克,窒息,低血压,
证名。指眼珠从午后至午夜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后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须补火回阳,后服柳红丸”。参见目痛条。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沉滑而长。《难经·四难》:“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
人体部位名。《伤科汇纂》卷一:“节者骨之节髎也。”即关节,详该条。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忧虑过度,肝脾郁结,使气机逆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外科著作。原书1卷,22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东轩居士增注,约撰于12世纪初。现存本为清代编写《四库全书》时的辑佚本,析为2卷,但已不全。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试疮溃
出《新修本草》。为松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见《明医杂著》。即二便色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