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

书名。8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其内容与《伤寒论》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前6卷论述病证和治法为主;后2卷介绍治疗方剂。其中卷1为证治总例;卷2~4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5~6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7~8共收载方剂115首。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解放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江民莹

    【介绍】:见江瓘条。

  • 西塘感证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

  • 星香丸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天南星、半夏、陈皮(去白)各三两,香附(皂角水浸一伏时,晒干)二两。为末,姜汁糊为丸。治气嗽,脉浮洪滑数,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甚如吐脓血,将成肺痿

  • 养血润燥

    润燥法之一。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患者面色苍白、唇爪欠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首乌、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 郑文焯

    【生卒】:1856~1918【介绍】:清末医学家。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号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通医理,工诗词,兼擅书画金石。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尝入江苏巡抚

  • 贝母

    川贝母、浙贝母的简称,各详该条。

  • 服药食忌

    指服药期间对某种食物的禁忌。如牛膝忌牛肉、商陆忌犬肉、乌梅忌猪肉等。这种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只是经验的记载,有待研究。

  • 血噎膈

    膈证之一。《医方考》卷三:“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血积胸膈,久久凝结,令人妨碍饮食,得热则宽,得寒则痛是也。”又名血膈。参见该条。

  •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

    见伤寒六书条。

  • 鬼箭打

    病名。指遍身筋骨疼痛不已者。《古方汇精·奇急门》:“鬼箭打,用山栀七个炒,桃头七个,面炒,共扞饼贴患上,次日取下。”亦名箭风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