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退翳丸

退翳丸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川芎白蒺藜菊花羌活密蒙花蔓荆子荆芥各一两,地骨皮川椒各七钱,菊花、蝉蜕天花粉楮实子黄连甘草各三钱,木贼(童便浸)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钱。有翳者食后米泔水送下;睛暗者食后当归煎汤送下;气障者食后木香煎汤送下;妇人血晕,当归、薄荷煎汤送下,日二次。治眼疾翳障昏暗,妇人血晕。

猜你喜欢

  • 芋荷杆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 跌打损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九十。又名诸伤、攧扑损伤、打扑伤损等。包括刀枪、跌扑、殴打、闪压、刺伤、擦伤及运动伤损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伤筋、破损或出血、骨折、脱臼等情况,也包括一部分内脏损伤疾患。治宜以

  • 痰厥头痛

    病证名。指痰水内结,阴气上逆的头痛。《外台秘要》卷八:“痰厥头痛方:病源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载不已,久连脑痛。”《

  • 洞肠泄

    病名。即滑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洞肠泄,大孔如竹筒,关门不闭也。”详滑泄条。

  • 毛漆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 至营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目窗,见该条。

  • 妊娠喘

    病证名。见清·汪家谟《胎产辑萃》。亦名胎喘。病因脾肺素虚,孕后水气逆行,上乘于肺;或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或火动胎元,气逆作喘;及胎死不下,奔迫上冲等所致。症见痰喘气急,夜卧不安。脾肺素虚者,兼见四肢无

  • 盆肠生

    即盘肠生。详该条。

  • 合昏皮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合欢皮之别名,详该条。

  • 大贝母

    见《本草正义》。即浙贝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