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
足底。《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足底。《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与囟、通。《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反上行,头项颤顶脑户中痛。”详囟条。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
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
病证名。指下利之因寒毒所致者。《卫生宝鉴·补遗》:“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清黑,或有清谷。治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或白通汤。”参见寒泄、下利条。
灸疗著作。敦煌出土卷子。约撰于唐代,撰人未详。现存残卷,书名原阙,后据内容新拟。现存人体正背面图18幅,每图旁示穴位、主治证候及灸治壮数。其中有些穴名不见于现存针灸专书,如板眉、脚五舟、天门、聂俞等。
病名。指虚劳病之中虚气滞者。《太平圣惠方·治气劳诸方》:“夫气劳者,由脏腑虚弱,阴阳不和,喜怒无恒,劳逸过度之所致也。”症见胸膈噎塞,呕逆,脘腹胀气,饮食不下,大便时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日渐消瘦等
古病名。指发于春季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若春时应暖,而清气折之,则责邪在肝,病曰青筋牵。”其症“发热,腰痛,强急,脚缩不伸,胻中欲折,目中生花,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出《奇效良方》。即天牛,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