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背面。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本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即久咳。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中梓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五方。白蔻仁、木香、藿香、砂仁、甘草。水煎服。治气胀腹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种。多系胎中受热所致。欲发之时,先身热啼叫,惊搐不宁,次生红晕,皮肤赤肿,由小渐大,其色如丹,游走无定。起于腹背,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治宜清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伤食之一。《古今医鉴》卷四:“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如消导,重者宜吐宜下,枳术丸、保和丸、备急丹之类,量轻重择用。”《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