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苦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风痰。详见该条。
【介绍】:见詹文升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称蛇缠虎带,即缠腰火丹,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与体表部位相通应,五脏功能健旺正常,则相应体表部位形态强健,这种情况称“得强”。得强说明五脏的功能状态良好,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病证名。出《脉经》。指崩下大量之血,色黯如败坏凝聚的黑血。治疗参见血崩、崩漏条。
出《新修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如小麦大。左手亦如之。”《太平圣惠方》定名拳尖。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之高点,握拳取之。主治目痛,目翳,癜风,赘疣等。艾炷灸3~5壮
见《四川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