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山大颜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即守中丸第一方,见守中丸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此类图象,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均佚。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的一种,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桔梗汤第三方,见桔梗汤条。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又名虚热痉。即肝血亏虚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几难》:“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临床见于温热病后期,因汗多亡血而致。如急性中毒性脑病。治当育阴
病在胸膈、胁肋、肺者,宜于临睡前服药(见清·景日昣《嵩崖尊生书》)。
病名。即梅毒性咽炎、喉炎。《喉科金钥》卷下:“风火喉痹肿痛,……及杨梅丹毒,上攻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