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里传

表里传

①泛指表证传入里证。②专指太阳表证直接向少阴里证传变。《此事难知》:“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里传。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之,所以传也。”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如外感热病,见发热头痛,而脉反沉,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不愈,虽有身体疼痛等表证,亦当先救其里,宜四逆汤。此外,阳明太阴相表里,少阳厥阴相表里,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传变,亦称为表里传。参传经条。

猜你喜欢

  • 齿痛

    病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牙痛。详该条。

  • 野毒芹

    见《江苏药材志》。即毒芹,详该条。

  • 马咬成疮

    病名。见《肘后方》卷七。伤处红肿疼痛,出血甚至染毒成脓。治宜先清洗创面,用益母草切细醋炒研细涂疮口。或马齿苋捣烂外敷并煎汤内服。

  • 手足烦热

    证名。指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可见于骨蒸、虚劳等。详手心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 香茅筋骨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 初生热闭

    病证名。《水镜方》:“热闭者,由胎热壅闭不能啼,用小叶葵捣取汁,调熊胆末,抹儿口中。亦可用回气法。”参见初生不啼条。

  • 李虔纵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生。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武则天时为侍御医,与张文仲、韦慈藏齐名。公元八世纪以来,医家皆推三人为首。

  • 留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亦称坐罐法。是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穴位上不去动它。一般留置10~15分钟为度。对镇痛效果较好。惟此法吸着力强,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留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皮肤上会出现水泡。

  • 信砒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 皮痿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