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全》作长髎;《针灸聚英》作长颊;《针灸大成》作长频。即禾髎,见该条。
【生卒】:1882~1965【介绍】:著名藏医学家。西藏拉萨人。幼年系拉萨南阿曲扎乞寺喇嘛。后转入拉萨药王山习医。成绩显著。生前为藏医药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曾建议十三世达赖建立“门孜康”(即今日之藏医院
儿科著作。1卷。原题清·叶天士撰。本书原无刊本,于1929年刊行《迴澜社影印医书四种》时曾据旧钞本影印。书中论述胀病、腹中虫痛、积痛、吐泻、呕吐、泄泻、痢疾、疳、疸、肺脏主病、喘嗽、肾脏主病等。论述仅
①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所胜,民病面尘,身无膏泽。”指面色灰暗,如蒙尘灰。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虚证多由久病肝肾阴虚,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
病证名。病因情志内伤气血运行不畅,或感受寒邪,血被寒凝,以致瘀血停滞,内阻冲任胞脉不能摄精受孕。症见经期错后,经行涩滞不畅,血块较多,腹痛拒按等。气滞血瘀者,兼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乳房胀痛,治宜行气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证治见疔疮条。
病名。①疟疾之一。《素问·疟论》:“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后世论温疟,复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因素有伏热,复感疟邪所致者。《金匮要略》:“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
简称痰闭。①泛指痰浊引致的闭证。每挟风、挟热而成,即由风痰上窜或痰热内闭,这些情况,病因火热内扰或化风为主,痰实际是闭证的继发产物。参闭条。②指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痫证等精神神经病变。③温热
即神仙太一膏,见该条。
舌边红,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为脏腑实热之候,尤以心肺脾胃为甚,急用清热泻下,以解里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