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热盗汗

猜你喜欢

  • 虚寒

    指正气虚兼寒(多以内寒为主)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形寒怕冷、脘腹胀痛、得热则舒、妇女带下清稀、腰背痠重、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治当以温阳补虚为主。

  • 解烦法

    神奇外治法之一。见《幼幼集成》卷三。用水粉一两,以蛋清调匀,略稀,涂患儿胃口及两手掌心,复以酿酒小曲十数枚,研烂,热酒和作二饼,贴两足心,纱布扎之。用于小儿实热之证。

  • 瞳神欹侧

    病证名。指瞳神歪斜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仁不正、瞳神偏射、瞳欹。多因风热毒邪,或外伤等引起。证见“瞳神歪斜,或如杏仁桃核,三角半月”(《张氏医通》卷八)。常由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迸出,或

  •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寒露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言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霜降时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

  • 别直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产于朝鲜者,详人参条。

  • 唇颤动

    即唇风。详该条。

  • 毛刷子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戴白生

    指儿生下时,头上戴有膜一片,粘腻如胶者。

  • 幼科发挥大全

    见幼科发挥条。

  • 大产

    即足月分娩。《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大产。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