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红河中草药》。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详潜镇条。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猪黄口嚼沫从口角出,九日可治,十日疾势已过,宜急灸两牙关二十七壮,次灸承浆二七壮。”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指驱除郁于体内的水液废物。宛,通郁,即郁结;陈莝,是陈旧的铡碎的草,指人体水液废物。
病证名。赵献可《邯郸遗稿》:“孕妇背痛者,气所滞也,宜紫苏饮。”
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小麦大枣汤,见该条。
【介绍】:见万邦孚条。
即肝火的实证。参肝火、肝火上炎各条。
药物学著作。①简称《别录》,辑者佚名(一作陶氏)。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基础上补记药性功用及新增药物品种而成。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