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气虚。详该条。《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证名。指神情烦乱昏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
【介绍】:见周之干条。
见《本经逢原》。为茵陈蒿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桃枝白皮一握,朱砂、炮附子、豆豉、炒吴茱萸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当归、肉桂各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三夜一服。治中恶霍乱,心痛,胸胁痛,喘急。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鲜黄连,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半身不遂,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见医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