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晕

猜你喜欢

  • 卫沈

    【介绍】:见卫汛条。

  • 本草选

    药物学著作。一名《本草发明切要》。明·张三锡撰,王肯堂校。本书据《本草纲目》中已载药物,选出其中的600余种,并按原书分类方法,分为山草、水草、毒草等27类。每种均记其地道、修治、气味、主治及发明等项

  • 大茶药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 杼骨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 浮飘

    见《四川中药志》。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 灸疮

    指因灸而灼伤局部所形成的疮。见《金匮要略》。《明堂灸经》曰:“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灸疮形成后,应保持清洁,勤换膏药,防止感染,一般经6~8周后灸疮自行愈合脱痂。

  • 茄母

    出《摘元方》。为茄根之别名,详该条。

  • 饮膳太医

    官名。元世祖忽必烈设置。专管皇帝及其家族的饮食。并负责从本草中挑选有补益作用的药品与饮食配合。

  • 卒中(cù zhòng 促众)

    ①即中风。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一作猝中,又称卒中风。因中风系猝然发生昏仆、不省人事等症,故名。②泛指猝然如死而气不绝者。《医学纲目·心与小肠部》:“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

  • 小儿腹胀

    病证名,小儿腹部胀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脏腑嫩弱,有风冷邪气客之,搏于脏气,则令腹胀。若脾虚,冷移于胃,食则不消。”明·陈治《幼幼近编》:“小儿腹胀,有虚有实。小便不利,闷乱喘急者,此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