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犁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即桑菊饮作片剂。治证同。见桑菊饮条。
亦称阳明经证。《伤寒辨证·六经证治》:“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宜升麻葛根汤。此证有在经在府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阳明经病又有在标在本说。在标宜辛凉解肌,在本宜清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即耳廓。详该条。
【介绍】:见张勇条。
推拿穴位名。位于右眼胞。《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三阴:右眼胞。”《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又若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痰也。”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②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