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艾条

艾条

艾卷,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怕痒花

    出《群芳谱》。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 湿郁

    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外感湿邪,郁而不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雾露风雨坐卧,湿衣湿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卧,阴寒则发,脉沉涩而缓是湿郁。”治宜除湿解郁,用湿郁汤、渗

  • 颈痈

    病名。出《素问·病能论》。指位于颈部的痈。多因外感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挟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症见寒热往来,头颈强痛,颈项渐渐肿赤。治宜疏风、清热、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汗之;或仙

  • 经来遍身浮肿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 桑枝灸法

    出《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见该条。

  • 白花箭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 生理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肥气

    古病名。即肝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

  • 夹视

    病证名。见亡名氏《双燕草堂眼科》。双目细小称夹视。

  • 羊婆奶

    见《本草纲目》。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