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舒舌

舒舌

也称弄舌。舌头伸长。是舌的筋肌弛纵,肌张力减弱所致。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有痰热;若舌舒宽而麻木不仁,是气虚证。参见吐弄舌条。

猜你喜欢

  • 内痔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内痔每便即有血……出血过多,身体无复血色。”即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的痔。其症为患部有紫红色块状物突出,伴肛门部不适感,常有便血。根据痔核大小,脱出程度,能否还纳及还纳难易分为

  • 五味黄芪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黄芪、麦门冬、熟地黄、桔梗各五钱,甘草二钱半,白芍药、五味子各二钱,人参三钱。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日三次。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 病色相克

    指病证与面部色泽相克。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病色相克,一般属逆证。例如麻疹一类热性病人(病证属火)而见面白(白属金),根据火克金的关系,称为“病克色”

  • 伤积

    出《幼科金针》。即小儿积证。见该条。

  • 肺脏中风

    古病名。亦称肺中风。泛指风邪入中于肺发生的症候。《太平圣惠方·治肺脏中风诸方》:“肺主于气。气为卫,卫为阳。阳气行于表,荣华于皮肤。若卫气虚少,风邪相搏,则胸满短气,冒闷汗出,嘘吸颤掉,语声嘶塞,身体

  • 肮(kàng 亢)

    通亢、吭。颈前部;喉咙。《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不搤其肮。”

  • 虎口纹十三形

    见《四诊抉微》卷三。即十三指形。详该条。

  • 平肺脉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脉来轻浮虚软而和缓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聶聶,如落榆。”

  • 目瞀

    证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目昏。详该条。

  • 迎春

    出《本草拾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