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人参、前胡、柴胡各一两,桔梗、半夏、地骨皮,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二片,水煎服。治小儿寒热往来。
见《闽东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指纹伸延至食指第二节为气关,表示病邪较重。②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中段指节的腹面。用揉法可行气通窍。参见指三关条。
病证名。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多病,志习岐黄。后因痛惜子女患痘疹夭折,乃精研诸家小儿方书,学有所成。晚年得子,复值痘疹流行,自行调治,虽数濒危险,皆应手而起,遂闻名于
见针方六集条。
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后世作曲鬓穴)、三肩井穴、四风市穴
经外奇穴名,见竹杖条。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又名紫草汤。紫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芍药、木通、甘草、糯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痘疹血气不足,不能发出,色不红活等证。②《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紫草、芍药
出《尔雅》。为夹蛇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