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臑痈之轻症。详该条。
【介绍】:见朱鸿雪条。
结扎疗法之一。适用于2、3期内痔。方法:肛门部消毒、局麻后,将内痔拉出肛外,以丝线在痔根处结扎,然后置凡士林纱条于肛内。术后服麻仁丸。
大指的别名。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病证名,出《中藏经》。指小儿泄泻,大便稀薄而色白者。多由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水湿下注所致。其症可伴有腹胀、腹痛、唇淡等。治宜健脾利气,用白术丸(《中藏经》:白术、当归、白芍、木香,等分为末,炼蜜丸如绿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疽发于足跟,由脏腑积热所致。初肿红紫痛,溃后脓水淋沥,状如兔咬之症,深达于骨,久不收口。类似跟骨骨髓炎、骨结核。治疗:初宜隔蒜灸,内服仙方活命饮加肉桂、牛膝。溃后宜补中益气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甘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