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胆虚不得眠

猜你喜欢

  • 大火

    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 血瘀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医学入门》卷四。又名沥血腰痛。详该条。

  • 湿热泻

    病证名。指湿热所致的腹泻。由湿热内侵,蕴结肠胃所致。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如泄泻黄稠,腹痛作热,面红口渴,此热湿也,其症多得于夏,以五苓散加滑石、甘草、木通治之。”如兼腹痛舌苔黄厚者,用香连导滞丸

  • 痈肿

    由气血受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 冷泄

    病证名。指受寒伤冷所致的泄泻。又称冷泻、寒泄、寒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冷泄,腹胀。”参见寒泄、冷泻条。

  • 产科

    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参见十三科条。

  • 高士

    【生卒】:十六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医理宗朱震亨,著有《志斋医论》、《素问捷径》等书,皆佚。

  • 脑漯(tà 榻)

    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四。“阳气大发,消脑,名曰脑漯。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头乘心者,不治。”即脑疽。详该条。

  • 于志宁

    【生卒】:581~659?【介绍】:唐代官吏。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太宗时近臣,656年(显庆初年),任仆射(宰相);657年,与李勣等组织修定本草,较其前代本草书新增药物一百多种,于显

  • 台乌药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