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人体部位名。指高起丰满的肌肉群,如脊椎两侧的肌肉或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黄帝内经太素》卷八:“足太阳之脉……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灵枢·经脉》原作“胛”。《太素》、《备急千金要方》、《素问·厥论》王注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均作“胂”。)”。《素问·刺腰痛篇》:“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

猜你喜欢

  • 土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也。”症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夺之。《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 赤松皮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松木皮,详该条。

  • 恢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以舒通经络,恢复拘急。

  • 绝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

  • 马牙砂

    见《保健药石——麦饭石》。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 辨证录

    综合性医书。14卷(附《脉诀阐微》1卷)。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科疾病证治。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

  • 香草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毛麝香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佩兰之别名。各详该条。

  •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书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9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又认为陈氏注解尚有缺误,遂以陈书为基础,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主观

  • 中渚

    经穴名。代号SJ3。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

  • 张正

    【介绍】:清代医家。字贞庵。浙江嵊县人。长于外科,撰有《外科医镜》一书,其中所述多为其生平关于外症治验,主要记述医治疮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