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马莳注:“手少阴心经之本,在锐骨之端,即神门穴,标在背之心俞穴。”
证名。指腹部肌肉或腹皮胀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类经·运气类》:“胪,皮也。一曰腹前曰胪。”参见腹胀、肿胀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诸病源候论·目茫茫候》:“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问诊内容之一。出《素问·疏五过论》。即诊病要了解病人的社会地位(古人称贵贱)、经济状况(古人称贫富)、精神状况(古人称苦乐)等三种变化情况。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条。
出《本草纲目》。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30。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镮铫。别名膑骨。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屈股取穴。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黑及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