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胀

肝胀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医醇賸义·胀》:“寒气上逆,则两气相积,而肝木怒张,胁下乃肝木之本位,痛引小腹,则壅极而决矣。当疏肝化浊,青阳汤主之。”《金匮翼·胀满诸论》:“肝胀,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左金丸。”参胀病条。②指目睛无故脱出的怪疾。《增广验方新编·目部》:“眼珠无故涌出垂下,大便下血,亦有不便血者,名曰肝胀。羌活煎浓汤,乘热先熏后服,即入,或用羌活烧烟熏之,更妙。”

猜你喜欢

  • 拭秽法

    出《世医得效方》。即初生拭口。详该条。

  • 经水愆期

    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 从革

    运气术语。见《尚书·洪范》。五运主岁之中,金岁不及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金曰从革。”从是顺从,革是改革,金性坚硬,但在不及的时候,就顺从而改变其形态。

  • 药味别名录及续录

    书名。共2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检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分正、续二册,约包括

  • 楝皮

    出《斗门方》。为苦楝皮之简称,详该条。

  • 邪气

    即病邪。《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参见邪条。

  • 摩法

    推拿手法名。出《内经》。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称为掌摩法;用手指进行者,称为指摩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等作用。常用于消

  • 花粉头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 辛凉双解散

    《秋温证治要略》方。鲜生地黄三钱(入豆豉一钱半,捣),连翘、焦栀子各三钱,栝蒌皮、桑叶各一钱五分,鲜芦笋一两,郁金二钱,鲜竹叶十片。水煎服。治太阴秋温,服辛凉清解饮后,外邪已减,伏热外达,但热不寒,咳

  • 小肠气

    疝之俗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