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凉粉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羊耳菊之别名,详该条。
医方书。五篇。杏坡撰于1940年。着重论述四象人的生理、病理,四象药理学,四象人的类型鑑别。并对四象的外感诸病、内伤杂病、妇人产前产后、小儿等疾病的临床症候,处方用药亦进行详细论述。本书是朝医学重要经
《温疫论》卷上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天花粉、知母。加姜、枣,水煎服。治温病下后,重亡津液,里症未尽,而表有余热者。
病证名。见《凤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病名,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后迁仪真(今属江苏)和余姚(今属浙江)。自幼习儒学,善长诗文。京口(今镇江)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滑寿随从学医,精
涎唾、口津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