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①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风黄候,凡人先患风湿,复遇冷气相搏,则举身疼痛,发热而体黄也。”②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爱笑,腰背急,手足强,口干,舌上生疮,三部脉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的阳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己布,疏涤五脏。”
见《江苏药材志》。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寒邪束表,误用寒凉,以致寒郁化热。其症“形如芝麻,细细白泡,似乎疮,痒痛全无,惟胸腹胫内居多”(明·秦景明《幼科金针》)。治宜清热透发,用加减柴胡汤(柴胡、黄芩、连翘、牛蒡子、桔梗、山栀、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