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空,古与孔通,即孔穴。《素问·气府论》:“分之所在穴空。”参见腧穴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六岁以下的小儿。
①可通厉。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古人认为它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与久旱、酷热等反常气候有关。②疫疠。某些烈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位于腹部者,称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部者,称足通谷,属足太阳膀胱经。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心痛恶气上胁急痛,灸通谷五十壮,在乳下二寸。”主治心痛,胁痛,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艾
针灸体位。详坐位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病因孕后小肠积热,热结膀胱,气化受阻;或脾肺气虚,通调运输失职,不能下输膀胱,以致小便不利。小肠积热者,症见口渴、心烦、尿赤,宜清热利水,方用八正散加减;脾肺气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