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古今医鉴》卷五:“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即噎膈。详该条。
病证名。指产后恶血入于肝经,出现手足瘈疭,筋挛抽搐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肝主筋,产后或加郁怒,致败血入于肝,手足瘈疭,筋挛抽搐,有似中风状者是。丹皮散主之(丹皮、防风)。”
病证名。又称气泄。指气机郁滞所致的泄泻,包括七情过极所致者。《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
出《类经图翼》。位置同女膝穴,见该条。
宋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方法系由教授出题,由被考者根据记忆进行笔答。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绝痧方,见该条。
①消散。《素问·阴阳别论》:“其传为索泽。”(喻肌肉枯槁无华)。《素问·调经论》:“邪气乃索。”《景岳全书·杂证谟》:“诸脏生气,因皆消索致败,其危立见。”②取,索取。《灵枢·热病》:“索皮于肺,不得
即肛门。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