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同膈。横膈膜上胸腔部。《素问·刺热论》:“颊上者,鬲上也。”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木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即扁桃体。位于喉腔内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与悬雍垂、舌根等组成喉关。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介绍】:见程玠条。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指缠喉风喉内肿痛,其色红黄,蒂丁后有脓者,或伴有两腮赤肿疼痛。多为痰火邪毒上冲的实热症。治宜泻火解毒,祛痰消肿。方可选用三黄凉膈散、普济消毒饮,黄连温胆汤等加减。脓成以刀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损证治》。又称遗精。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颈侧部,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处;或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甲状软骨下缘处取穴。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并
即和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