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缠喉风

缠喉风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二。系指咽喉红肿疼痛,或肿疼连及胸前,项强而喉颈如蛇缠绕之状者。《儒门事亲》卷三。《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夫缠喉风属痰热,咽喉里外皆肿者是也。”又谓“此症因胃肾有热,内枯不能上润,致令心火盛故发此症。”多由脏腑积热,邪毒内侵,风痰上涌所致。《丹溪心法》:“卷四:“缠喉风,属痰热。”本病主要症状有:喉关内外红肿疼痛,红丝缠绕,肿绕于外,甚者连及胸前,项强如蛇缠绕;若漫肿深延至会厌及喉关下部,则呼吸困难,痰鸣气促,胸膈气紧,手指甲青,手心壮热牙关拘急,汤水难咽。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利咽。方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等加减。如呼吸迫促,有窒息征者,宜行气管切开术。

猜你喜欢

  • 指灸治。《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 专阴

    ①指独有阴气而无阳气。②即脉之有阴无阳,属无胃气的真脏脉。《素问·阴阳类论》:“专阴则死。”

  • ①睾丸的别名。《古今医鉴·脏气各殊论》:“男子肾气外行,上为须,下为势,故女子、宦人无势。”②势力。某些组织器官的支持作用。《证治准绳·伤损总论》:“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髓。”

  • 产后心风

    病名。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心虚而受风邪,遂成惊悸,名曰心风,其证目睛不转,其脉动而弱,宜大补气血,其作风治,速之危矣。”

  • 有毛老鸦嘴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 肺邪

    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难经·十难》:“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

  • 伤饱

    病证名。小儿乳食不当,损伤脾气所致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治以健脾消食,兼以除热为主,如保和丸加减。参见

  • 归砚录

    医话著作。4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时的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并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的民间单方、验方。书中颇多独到见解,并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

  • 伤寒心法要诀

    书名。3卷(即《医宗金鉴》卷36~38)。清·吴谦等编撰。作者鉴于《伤寒论》原著辞义深奥,条目繁多,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使能触类旁通,遂将总论内容、六经辨证,及伤寒常见病证,类伤寒、瘟疫、温病等,“撮其

  • ①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附于肝,内藏胆汁,助胃消化。《脉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有中精之府之称。胆的功能称胆气。胆气除分泌胆汁外,还包括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