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朱日辉条。
见《江西草药》。为蛇葡萄之别名,详该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谓声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总称呕吐。可分虚实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
至,增进之意。属于阳盛、脉搏至数增多一类的脉,如数脉、疾脉之类。《难经·十四难》:“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人中疔。见该条。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出《本草衍义》。为水红花子之别名,详该条。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脾胃论》卷中方。防风二钱,苍术(泔浸,去皮)四两,白术、茯苓、白芍药各一钱。为粗末,水煎,空腹食前服。治肠澼下血,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或少有脓,或少有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