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结喉痈

结喉痈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①《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结喉痈发项前中,肝肺积热塞喉凶,脓成若不急速刺,溃穿咽喉何以生。”指痈生于颈前正中,结喉之上,颏以下者。症见红肿灼痛,前颈肿胀,甚则肿塞咽喉,汤水难咽,寒热大作。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黄连消毒饮等加减;若脓成急以刀针刺破排脓。②亦有谓结喉痈即猛疽。《证治准绳·疡医》卷三:“问当结喉生痈何如?曰:是名喉痈,又名猛疽。以其势毒,猛烈可畏也。”或可与猛疽、喉痈等条互参。

猜你喜欢

  • 大实心痛

    病证名。《活法机要·心痛证》:“大实心中痛者,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藁本汤去其邪也。”参见心痛条。

  • 凉粉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 顽核疬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气血凝结而致。初起只一核,圆若弹丸,不痒不痛,日久亦不增大,故名顽核疬。不须施治。惟戒郁怒及燥火生痰之物即可。

  • 肠痹

    病名。指大、小肠的气机痹阻,导致多饮而小便不利或飧泄的病症。《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为主。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

  • 进针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 回头草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 风化厥阴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厥阴属风木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其化以风。”

  • 脾精

    脾的精气,即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素问·示从容论》:“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

  • 白玉化痰丸

    即白金丸,见该条。

  • 冷泻

    病证名。指外受风寒或内伤生冷所致的暴泻。陈德求《医学传灯》:“冷泻者,鼻吸风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皆能作泻,此暴病也。宜用香砂理中汤。”参见寒泄、寒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