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朱砂莲之别名。详该条。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舌尖白苔,舌根黄苔的舌象。为表里同病,里证多于表证之候。可先解表而后攻里,亦可表里同治(见《伤寒金镜录》)。
见《中药志》。即葛花,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为鹿衔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服食生白果肉过量或皮肤接触白果而出现中毒症状者。内服者可见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皮肤青紫,脉弱而乱,甚至昏迷,死亡。外因接触种仁及其外皮者,可患皮炎。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救治。《随息居饮
①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阴性的事物,又居于阴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
见《卫生宝鉴》卷十三。即黄连消毒散,见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