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眼棂

眼棂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三叉剑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 阴中湿烂

    病名。见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多因七情郁火,湿热下注所致。阴中或肿或痛或痒。治疗参见阴蚀条。

  •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见会元针灸学条。

  • 婴童类萃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3卷。刊于1622年。此书重点阐述婴童常见疾患,如变蒸、撮口、脐风、胎毒等病证之辨证论治。卷末附治杂症日用补遗方。作者觅古探今,备考先贤之论,使后学者临证能按症索方,随宜投剂。选

  • 王不留

    出《本草纲目》。为王不留行之简称,详该条。

  • 二之气

    主六气之第二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阴君火之气,主春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春分至小满,其中包括清明、谷雨、立夏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 本草类方

    书名。10卷。清·年希尧撰于1735年。本书系将《本草纲目》中的附方分类编辑而成。分为诸风、痉风、项强、癫癎、卒厥等113类,每类均分列病症及其所用的方药。

  • 新刻温隐居仙方前集

    书名。系《温隐居海上仙方》的一种传本。详该条。

  • 下元亏损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 目明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心书》。正视时,位于瞳孔直上入发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视力减退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