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脉经》。即眼睑。详该条。
出《素问·水热穴论》。即肾俞五十七穴,见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肺经所致。其症初起周身白斑如癣,眉睫脱落,日久鼻柱凹陷,眼反唇裂。相当于瘤型麻风。
指肌肉或眼胞跳动,伴有抽掣的症状。《素问·气交变大论》:“肉瞤瘛。”《素问·至真要大论》:“目乃瞤瘛。”
指腭骨的水平部,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块。
病证名。指大便秘结由于脾虚而致者。《医学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饮食,水谷外入既少,则内便溺亦无,况又胃气不生,脾血不濡,大肠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见,或涩而不行。夫弦乃肝脉,缓属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方。大黄二两,朴硝(后下)一两。水煎,倾桶内,先熏后洗。治痔疮肿痛。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臑痈。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