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子母秘录》。为楮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于外感六淫引起者。包括风寒喘逆、暑湿喘逆、燥火喘逆等。详各该条。
即《黄色比吉经函》。详该条。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指颜面气色晦暗,滞着垢腻。为湿气痰浊蒙罩之象。可见于暑湿、湿温、痰饮等病。
【介绍】:见郑重光条。
《辨证录》卷二方。人参、茯苓、苍术各三钱,白术五钱,甘草、川乌各二钱,半夏一钱。水煎服。治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心痛忽作忽止,一日十数遍,饮食无碍,昼夜不安。
即变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