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姚浚条。
亦名坐生。《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
【介绍】:宋代医僧。江西九江人。得名医庞安时之传,精医术。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名牙龈胬肉。多由阳明湿热熏蒸所致。症见齿龈间渐生胬肉,致齿牙壅叠不齐。治宜清热除湿。可选用清胃散、甘露消毒丹、三仁汤、温胆汤等加减。或可用生地黄汁一杯,皂角数片,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鸦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生于京门穴处的痈。京门穴为肾经之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京门隐隐而痛者,肾疽也。上肉微起者,肾痈也。”由肾虚不足,房劳太过,外挟寒邪所致。初起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膜胀塞满,渐至
证名。指黑睛部位病痛。详目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