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见《金匮要略》。即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见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参口噤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即白疕。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证名。指口唇颤动而不能自制的症象。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嵩崖尊生书》卷六:“唇瞤唇动不止也,属肝风。柴胡、防风、荆芥、山栀、薏苡、赤小豆、生甘草、当归。”《杂病源流犀烛·口齿舌病源流》:“有唇口瞤
见鼻交頞中条。
病名。指咳嗽由猝感风寒引起者。《不居集·暴感咳嗽》:“暴感风寒,不恶寒发热,止是咳嗽,鼻塞声重。此感之轻者,宁嗽化痰汤。”参见风寒咳嗽、咳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