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见溪谷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丹毒发。见该条。
即皮内针疗法。见该条。
儿科著作。2卷。明·乔埰撰。刊于1638年。书中首论儿科疾病及诊治大法,其次对婴幼儿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分别作了简要的记述。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证治汇补·恶寒章》:“伤酒恶寒,因饮酒太过,热郁在内,不得宣越而恶寒者,症兼口渴昏眩。”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门为供给四方宾客及士族患病所需药品和食物而设立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