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昆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病证名。指黑睛生翳,时发时愈,经常反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如翳非障,或圆或缺,痛则见之,不痛则隐,来去无时,聚散不一,因谓之浮萍。”即聚开障。详该条。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水突,见该条。
刺法名。直刺一针,同针孔左右各再斜刺一针,一穴三针,形如鸡爪,故名。《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肾阳浮不敛的发热。《金匮翼·阳浮发热》:“阳气虚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气虚,阳浮于外。其症上见呕恶,下为溏泄,其脉大而不实,身虽大热,切忌寒凉,宜甘辛温药温其中,使土厚则火自敛也;或肾虚火不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