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
攻伐,或作伤害。《素问·痿论》:“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见《救荒本草》。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殷矩条。
【介绍】:参见徐述条。
指热邪犯胃,或过食煎炒炙煿以致胃中燥热的病症,症见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若胃热化火,则见口腔糜烂、牙龈肿痛等。治疗初宜清胃泻火,后宜滋养胃阴。
经穴别名。见《普济方》。即陷谷。见该条。
病名。指鼻中有痒感。《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宜防风通圣散加白附子、僵蚕之类。”
同痰迷心窍。详该条。
出《颅囟经》卷上。即赤游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