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疟疏方
见痎疟论疏条。
见痎疟论疏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多由风湿热毒熏蒸所致。症见耳廓上生疮,痛流黄水,时发时愈。治宜清热除湿。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温胆汤等加减。外用胡粉散。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黄病章》。属阴黄范畴。多由寒湿郁滞,脾阳不振,胆汁外溢所致。证见身目黄色晦暗,神疲畏寒,食欲减退,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濡缓等。治宜温中化湿,用理中汤或茵陈术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冰轮,即水轮。详膜入水轮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娑罗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邱熺撰。刊于1817年。为最早介绍接种牛痘法的一部著作。作者通过本人的大量实践,对于种痘的部位、要求、调摄及治疗方药等都作了简要叙述,并附插图。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坐舌莲花风,舌下浮肿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渐至五六瓣,形似莲花。”即莲花舌。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见《福建中草药》。①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②为野甘草之别名,详该条。